九省通衢[江蘇淮安清江浦的別稱]

九省通衢[江蘇淮安清江浦的別稱]
九省通衢[江蘇淮安清江浦的別稱]
更多義項 ▼ 收起列表 ▲

“九省通衢”是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的別稱。 江蘇淮安有“中國運河之都”的美譽 ,位居古淮河(廢黃河)與中國大運河的交點,與運河相伴相生,擁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明清兩朝,淮安是中央政府的漕運指揮中心、河道治理中心、漕糧轉運中心和淮北食鹽集散中心。 尤其是1415年清江浦開埠後,由於南北運河運力不同,江南物資船運抵清江浦改為車馬陸運,大量的北方人士乘車馬抵清江浦換乘船隻南下,清江浦成為轉運的樞紐城市,因而有“南船北馬,九省通衢”之別稱。 2014年以來淮安市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,重現“九省通衢”的交通樞紐地位。

歷史溯源

江蘇淮安有“中國運河之都”的美譽,位居古淮河(廢黃河)與中國大運河的交點,與運河相伴相生,擁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

明清漕運路線圖 明清漕運路線圖

明清時期,帝國對江南的物質需求越來越多,“天下財賦,半出江南。”為了能讓這些財賦源源不斷、安安全全地運抵皇都,明清兩朝將漕運總督府和河道總督府設在淮安,一個負責水陸運輸,一個負責治水。淮安由此成為中央政府的漕運指揮中心、河道治理中心、漕糧轉運中心和淮北食鹽集散中心。明清兩朝將國家的兩個部委設在淮安,可見淮安在這條南北“生命線”上的重要地位。

明永樂十三年(1415年),漕運總督陳瑄疏浚沙河故道,清江浦由此誕生。陳瑄建立全國最大的內河漕船廠,廠房工棚達23里,集中了6000多精良工匠,在其後55年間共造船27332艘。明、清時期,每當漕運時節,“帆牆銜尾,綿亘數省”,入京漕糧一年達600萬擔,居天下強半。

南船北馬 南船北馬

可無論這些駐淮的河道、漕運大員們如何治理,以淮安為界,大運河的南北漕運能力是非常懸殊的。江南源源不斷的物資船運抵清江浦後,無法繼續北上,只有改為車馬陸運(乾隆間在淮安設馬號,北達京師,計程“一千八百六十四里,為站有十八”);大量的北方人士乘車馬抵清江浦,換乘船隻優遊南下。清江浦“南船北馬”局面再度形成,並且更加繁盛。“船一靠岸,千車萬擔”(光緒丙子《清河縣誌》),清江浦的石碼頭被稱為“九省通衢”而名揚全國。此時的淮安,扼漕運、鹽運、河工、榷關、郵驛之機杼,進入歷史上最為鼎盛時期,與揚州、蘇州、杭州並稱運河線上的“四大都市”。

詩詞選集

吟清江

清·范冕

袁浦名邦記勝游,依稀風景似揚州。

洋橋東接西流水,越閘南通北草樓。

斗姥宮前都府巷,奎星閣下狀元溝。

九省通衢[江蘇淮安清江浦的別稱] 九省通衢[江蘇淮安清江浦的別稱]

無邊風景蘆花盪,九省通衢石碼頭。

當代發展

黃河北徙之後,漕運改海運,運河失修,淮安的水上交通優勢漸失。一些有識之士便動起了陸路交通的念想——修築鐵路。根據考證,清江浦是晚清時洋務派首選的修建鐵路之地。 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,原來依靠運河成為“九省通衢”的淮安一直沒有建成通達全國的鐵路,在近代衰落下去。

近年來淮安市不斷加大對交通建設的投入,力爭打造新的“通衢之城”,成為長江三角洲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。

2014年,淮安有軌電車1號線於當年開工,串聯淮安市區。

2015年,連淮揚鎮鐵路、徐宿淮鹽鐵路相繼開工建設,兩條客運專線預計於2019年建成,將在淮安交叉,使淮安接入全國高鐵網路。寧淮高鐵、臨淮高鐵、淮蚌高鐵等也相繼列入規劃。

2007年,淮安港在蘇北運河第一個開通港口貨櫃運輸,目前已形成淮安新港、南港兩個規模化的貨櫃專用作業區、4個千噸級貨櫃泊位、10萬平米專用堆場。淮安港年吞吐量占江蘇省內河貨櫃吞吐量四分之三份額,在全國內河港口中處於領先地位。

淮安漣水機場 淮安漣水機場

2010年,淮安漣水機場通航,2015年正式成為一類開放航空口岸,可開通國際航線。

淮安積極建設物流中心,打造成立足蘇北,輻射魯南、豫東、皖北地區,服務長三角的區域性重要物流樞紐城市。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